第937章:咎由自取,实非君负臣 (第2/2页)
众人脸上流露出了若有所思、若有所悟的神色:正如杨集所说,大隋两朝皇帝没有亏待佐命开隋的李氏家庭,两朝皇帝对于李氏所立之功,基本上是加倍赏赐,未曾亏欠过李氏一丝一毫。而陇西李氏落到今天这个地步,完全就是李氏失节、作死所致,根本就怨不得皇帝。
李威等人李氏子弟闻言,也是默然不语。
杨集看了黯然神伤的李威一眼,又说道:“大隋立国至今,李氏子弟横行不法、犯下累累罪行。尔等的所作所为,想必李公心中也是有数的。你们的种种作为,我不会夸大其词,也不会有所隐瞒,无论是什么,我都如实奏禀于上。”
李威虽然心有准备,可是听了这番话,仍旧是面色惨变。他黯然半晌,叹息道:“大王言之有理。我李氏家教不严、家风不正,有负圣恩……”
“大王!”房恭懿见到李威似有求情之意,便抢先打起了配合:“您是宰相、尚书令,就否出言求情?”
杨集会意的说道:“李氏犯下的罪孽不但多不胜数,而且每一桩、每一件都是卖国,尤其是与吐谷浑勾结一事,直接导致数千名将士惨死于西海都护府。面对这等触目惊心的罪孽,即便是圣人想要法外施恩都难,否则,又如何向天下交待?”
“李氏唯一的出路、唯一的生机就是坦然认罪、配合调查;除此之外,别无他法。如果心存侥幸、隐瞒不报、抗拒垂询,谁也救不了他们。”
听到两人一唱一和的话,李威到嘴边的话被憋了回去。其弟李弘这时也拉过兄长的胳膊,以目示意。
李威也知道此时正是有求于人的时候,不能抱有丝毫不切实际的幻想,他长叹了一口气,苦涩的向杨集说道:“大王所言极是,我李陇西李氏落到这步田地,纯属是咎由自取、怨不得人;草民定当配合官府行事,以求一线生机、一条出路。”
“李公有此认识,那是再好不过了!”杨集点了点头,说道:“李公可将李氏诸多事迹录于口供、坦白交待,圣人还能施恩一二;如果推诿罪责、隐瞒事实,等于是自绝生路、把最后一线生机也给抹杀了。”
听了此言,李氏子弟脸色戚戚然,其中一些承受能力弱的人,已是低声抽泣;李威惨然道:“大王说得是,事已至此,草民岂敢欺瞒君父。”
说着,又向杨集一礼及地,颤声询问道:“大王,草民心乱如麻、六神无主,不知如何是好。恳请大王念在李氏昔日之功,指点一条明路。”
李威知道杨广对杨集言听计从,杨集如果愿意给予“明路”,那就等于是杨广是给予明路,所以他想从杨集这里探听一二。
“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!”杨集见到李威大失所望,又说道:“另外一个方向无非就是将功折罪,只要你们把那些与你们狼狈为、联合作恶的人供出来,圣人应该能够从轻发落、网开一面。”
杨集这话既是说给李威听、也是向在场的人说;他不仅是要挖出更多罪犯,而且还要分化李氏与其亲朋故旧的关系。一旦官府那些“联合作恶”的人抓捕归案,李氏亲朋故旧肯定认为是李氏为了求得一线生机,这才出卖了他们。然后,理所当然的把罪责怪到李氏的头上。
众人闻言,顿时脸色变幻、面面相觑。这分明就是无耻的阳谋,然而李氏子弟、李氏亲朋故旧全部无法破解。而李威更是后悔不迭,若是他没有问这一句,别人都能当作不知。
现如今,问题变得明朗化了,李氏日后即使没有供出一人,但只要是朝廷所抓,眼前这些人及其家族上下肯定都说是李氏所为,都认为李氏为了苟延残喘、而将他们供出。
“侯莫陈将军、独孤将军!”说到这里,杨集目的已经达成,他也不想多做废话了,看侯莫陈yì和独孤怀恩说道:“圣人和东西两京、天下都在关注此事,你们和李公等人立即下去查询、核对,尽快将这边的事情办好。”
“喏!”侯莫陈yì和独孤怀恩应了一声,起身将目光看向了李威:“李公,请。”
李威看向李氏子弟、看向李氏亲朋故旧,心头五味杂陈,他长叹一口气,向子弟们说道:“走吧。”
说着,率先走出了大厅。
。。。。。。
一时间,正厅中又安静了下来。而前来给李虚宗祝寿的人如坐针毡,感觉自己走也不是、留也不是。
过了半晌,杨集终于说话了,他向众人说道:“官员留下,余者自便。诸位离开之前,把随行人员之名一一记好,且主动让将士们检查车辆,以免日后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。”
“喏!”李建成等人尽皆起身应命、行礼告辞而去。至于杨集的交待,他们也没有丝毫异议;毕竟现在检查清楚了,对谁都没有坏处。
——————
【纠错:兄弟姐妹们,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——我理所当然认为陇西李氏是在陇西郡陇西县,所以前面几个章节说李氏位于陇西郡陇西县,现在查了一些一些资料,发现我将地址、事情给弄错了。
事实上,陇西李氏的祖宅位于成纪县,而北周到隋朝大业前期时的成纪县则是隶属于天水郡,所以陇西李氏祖宅应该是在天水郡、而不是陇西郡。
现在已经把之前所犯的错误纠正了过来,实在抱歉之极,恳请兄弟姐妹们原谅!】
。